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
主页/ 皈依修学手册/ 文章正文

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导读: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者为僧伽,非为某法师。故皈依僧者,一切僧皆为我师也,不管贤愚,皆当尊礼为师,自称弟子,不可贡高我慢,更不可妄自分别谁贤谁愚,这是皈依者首先应注意的。...

  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者为僧伽,非为某法师。故皈依僧者,一切僧皆为我师也,不管贤愚,皆当尊礼为师,自称弟子,不可贡高我慢,更不可妄自分别谁贤谁愚,这是皈依者首先应注意的。

  其次,一般信佛学佛的人,经常只有一皈,而没有三皈,如信佛而不闻法敬僧,或闻法而不礼佛敬僧,或敬僧而不礼佛闻法,甚或把佛当神明看待,只是一味求升官发财,求福求寿,这些都算不得是正信的佛教徒,真正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应当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以增长智能;礼佛敬僧,以培植福慧功德。

  皈依三宝的人有下列问题不能不知:

  第一、皈依不是素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皈依三宝只是宣誓终身信奉三宝,誓愿不再改变信仰。

  第二、皈依三宝可以尊敬神,尊敬祖先,尊重异教徒,但应知道尊敬不同于皈依,尊敬是礼貌,皈依则是将身心思想信仰完全投入三宝。

  第三、皈依三宝不是一时、一次、一皈,皈依是尽形寿的。瑜伽戒本云: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皈依是皈依佛法以外,更皈依僧伽大众,不是皈依个人。

  故知皈依后,要以佛法来规范身心,坚固信仰,变化气质,把过去的贪心化为喜舍,把瞋恨化为慈悲、把懒惰懈怠化为勇猛精进,把消极悲观化为积极乐观,并进而求受在家五戒、八关斋戒等,来提升自己的信仰层次,并植下趣向菩提的种子。

  皈依后我们又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呢?

\

  一. 持五戒

  皈依的人,有的仅仅是为了皈依三宝;有的还盼望求授五戒。但不管想不想受戒,作为一个佛弟子,持五戒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严持五戒是做人的基本,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五常,仁是博爱;义是遵循道德规范;礼是不做不合法的事;智是要有智慧,维持苏醒的脑子;信是要有信誉,这和五戒所说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极其类似,所以说,五戒是我们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

  五戒的第一条为不杀生,包含一切有情藏、思惟、记忆、知道冷热苦乐的生命体。当然,杀生有重罪和轻罪之分。重罪重要是指杀人,而杀牛马猪羊乃蚂蚁蚊子则属于轻罪。重罪是不可忏悔的,犯下之后就失去了优婆塞或优婆夷戒;轻罪可以通过忏悔来清除业障。受戒之后若有违犯,就会有戒罪和业罪两重罪过,能忏悔是戒罪,但业罪依然仍是存在。可能大家对比关切受戒后是不是必需吃素的问题,能吃素当然最好,如果一时还做不到,吃些三净肉也不算犯戒,尤其是家庭主妇,要操持全家的饮食,免不了要接触一些荤食,只要不违抗杀生的原则也是没什么阴碍的。

  第二是不偷盗,在佛教里,偷盗也叫做“不与取”,只要是属于他人的东西,没有经由主人赞成就据为己有的行动都属于偷盗。

  第三是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合法夫妻关系以外的,不为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

  第四是不妄语,凡是与事实真相相违抗的语言都属于妄语。在佛教里,又有大妄语和小妄语之分。如果你原先没有道德,却诱骗别人说有道德;或是原先修行没什么境界,为骗取恭顺和赡养而大肆吹嘘,凡此种种,都属于大妄语,属不可悔罪,并会因之失去优婆塞及优婆夷戒。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某事却说没看到,没看到的又说看到了,则属于小妄语,是可以忏除的。还有一类为便利妄语,如到人家做客,为减少主人麻烦,原先没吃饭却说吃过了,属于便利妄语,没有什么罪过。

  第五是不喝酒。五戒的前四条属于性戒的领域,就是本体是违理的,不仅戒律所不容许,和社会道德也是相违抗的。而不喝酒是属于遮戒,为什么佛陀要制订这一条戒律呢?因为一个人饮酒后,会在失去理智的状况下犯戒。佛经里曾有这样的记录:有位持戒严谨的优婆塞,某次外出归来,因口渴难耐,误将酒当作水喝了,成果神志隐约,恰巧邻家的公鸡飞来,他便将鸡捉来杀了,这就同时犯下了盗戒和杀戒,然后,邻居来寻鸡,他推说没有看见,又犯了妄语戒,而邻居又是位英俊的少妇,他一时兴起,成果邪淫戒也犯了。所以,佛教倡导禁酒,重要是为掩护前面四条戒。当然,也有开许的时候,如果是生病须要酒来治疗,仍是许可的。

  二. 持六念

  在家居士除了受戒而外,还要常存六念。

  (1)念佛:时时忆念佛的功德,以佛作为学习的表率,以成佛作为人生目的。

  (2)念法:时时忆念法的殊胜,以此鼓励自己不断探求真谛。

  (3)念僧:时时忆念贤圣僧的清净梵行,以此造就降生的心态。

  (4)念戒:时时忆念佛所制订的戒律,以此对比自身的行动,反省自己的行动举止及起心动念是否符合戒律的规范。

  (5)念施:在生涯中随时辅助他人,无论是财富仍是我们所学到的佛法,只要别人须要,都要设法予以满意。

  (6)念天:天人的福报由他们的善行而来,我们想有美妙的未来,就要多积福德。

  3.护持佛法

  皈依之后,就是佛的弟子了。既为佛子,当作佛事,我们都应以护持三宝为己任,使佛法在世间得到普遍的传播,使更多的众生能够获益。

  皈依后需要注意什么

  (1)因为皈依了佛,我们不宜再依止世间各种天神、土地公及龙族等等。这些生命形式,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脱生死,所以绝无能力利益我们的未来生,亦不堪作我们的依止对像。这些凡夫众生,的确有少许能力,但却并无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们供养这类众生时,他们或许会把少许世俗上的好处给我们;但一旦忘了供养,他们可能像人类一样小器,马上便会反脸、施害我们。作为佛教徒,我们亦不宜与父母及家人不协调。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传统,我们亦可以参与供养。在供养时,我们应以同辈友人的心态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请他们给予世间顺缘或起码不要加害,但我们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则便积下了因缘于未来生为他们的下属,而且亦违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学处。

  (2)既皈依了正法,我们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应作与佛法相违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础便是不可伤害其他性命,包括昆虫等。所以,我们至少要做到不杀生。在人生中,我们当然不免会在无意中踩死昆虫等。在我们小心爱护生命之余,若无意地踩死了昆虫等,并不算违犯了皈依法宝的遮止学处。但如果我们有心地杀生,便马上违犯了这学处了。譬如说我们去餐厅时,亲手指著一尾鱼,叫餐厅为我们杀死及烹调,吃时觉得十分满意,这便是圆满的杀业了。自己不杀而叫人代杀,果报比自己亲手杀更重。有人喜欢去海鲜餐馆用膳,所以尤其要小心,决不可直接参与杀生。不吃素的人,只可食用已死及非为自己杀的肉。有些地方的文化中,不单把动物杀死,更要以残忍的方法杀害,例如慢慢放血、活活地把它们晒干或活蒸等。由于这种杀法令众生受的痛苦更大,此杀生的业力及果报亦更大。如果我们不单自己戒杀,而且更教人戒杀,对自己、该人及其它众生都有甚大利益,而且更会令自己长寿。

  (3)既皈依了僧宝,我们便要避免与恶友来往。什么是恶友呢?是那些教导及引诱我们伤害众生、不依因果的人。在初皈依时,由于我们自己对三宝的依止未够坚定,很易受人唆摆,所以必须小心保护自己的依止心。一旦有了真正的依止心后,我们就不怕别人的不良影响了,甚至以后还要以悲心去引导他们向善。‘有真正的依止心’的定义是什么呢?在古印度有一座很大的那兰陀佛教大学(梵名Nalanda,位于印度中部现今称为Bihar省份的地方),学校内有很多学僧。有一次,伊斯兰教军队攻占了该地,包围了大学,军人守在门外命学僧一个一个挨著排队走出来。在门口,学僧被给予选择权,要命的便要发誓放弃对三宝的依止,要坚持三宝弟子身份的便马上处死。在这情况下,如果你宁舍命亦不舍依止,这便是‘有真正的依止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可真的放弃依止,甚至在开玩笑中说说亦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