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大吉祥天女咒原文网
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
主页/ 近现代往生纪实/ 文章正文

佛教与中华文化的和谐观

导读:佛教与中华文化的和谐观港澳佛教代表团名誉团长承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新六和(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本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为“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合...
佛教与中华文化的和谐观

港澳佛教代表团名誉团长

承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新六和(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本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为“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合”,一直以来都是佛教的核心价值和主要精神。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佛教作为有著深刻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的宗教,可以在缓和因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其崇尚和平和谐和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无疑会在中国佛教徒,乃至主张社会和谐发展的其他人群中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从精神层面将中国和世界和谐的步伐推向前进。

一、“和”在中华文化价值观中的深厚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人思想离不开“和”,而中国的“和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作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所谓“和谐”,就是不相同的事物能在一起,不仅是能够和平共处,而且可以彼此相济互相促进。而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人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不同团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

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是一种硬性追求统一、完全一致的概念,但“和”是追求一种多元的、允许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看法融合在一起的,构成和谐的局面,产生新的事物,甚至它决定事物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这个文化追求的应该是“和”,而不是“同”。要追求和就需要允许多元的存在,允许求同存异的大家庭,不同因素的综合调和,最后才能产生更好的意见,这个就是“和”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

崇尚“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已经绵延几千年,深深地影响著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融化于中国人的血液中和骨髓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和中国人的国民性。在政治上,汉唐时期在西域征战主要是为了制止和根除匈奴人的侵掠。唐代以后历朝历代汉族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主张协和万邦,表正万邦,尊重小国,救助邻国,不得己而用兵,用兵要以正义为本,反对以兵强天下。蒙古族和满族入主中原,也不得不沿袭汉族统治者创立的这种对外战略。因此,中国与周边小国形成了一种礼仪上的“朝贡关系”。中国不是用武力和强制力来征服周边国家,而是以文化之光向周边辐射。

二、天人关系的“和谐”构成中华文化价值观

华人社会中崇尚“和”,从“以和为贵”、“琴瑟和谐”等,到“和而不同”,既追求社会整体和谐,又保留个性发展。已故“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对于“和”有一个崭新的阐释和体会

。他认为中华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分开来讲,换句话说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但是,中国人是把“天”“人”合起来看的。“天即是人,人即是天”。违背天命,即无人文可言。人生之所以异于万物者,在其能独近于天命,能与天命和合为一。“天”“人”和谐的核心价值取向,不仅是与以“和合”为佛教核心思想吻合非常,更是构成中华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思想。

先秦诸子把天人之“和”作为哲学思想的价值取向:道家讲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老子曰:“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说,“天和将至。”老子的道家学说教人们做事适可而止,不要走极端,要把握好“度”。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和”的思想,而《庄子?齐物论篇》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道家认为精神世界的普遍规律是与物质世界的基本法则相通的。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在“道”之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人亦应该遵循自然 (天) 规律,顺应自然,协调阴阳,保持和谐,这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天人合一”最高境界。

儒家重视家庭社会、国泰民安的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宋代理学家张载的《西铭》中说:“干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胞也,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人是天地生成的。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构成了天地的体,也构成了我的身体。统帅天地变化的是天地的本性,也是我的本性。一切人类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我与天地万物有统一密切的关系。因而人之德 (道德原则) 与天之道 (自然之普遍规律) 是一致的。人与万物的关系应是和谐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就是天人合一最佳体现。

三、佛教“和合”思想与儒、道“天人”观吻合

佛教“和合”思想,强调心灵清净之和,并以和平的方式与其他文化相摄。佛教作为一个和平的宗教,主张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相容并蓄、崇尚和谐、褒扬和平,始终致力于提倡平等、推崇慈悲、净化人心。佛教在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方面,也是一个有效的法宝。佛教认为只有慈悲才是通向和平的唯一桥梁。因此,佛教提倡“人民和顺不相克伐”、“欢悦和谐犹如水乳”、“一切众生慈心相向,甚有爱念,皆悉和顺”等等的关系模式,认为“和合众生斗争,令得安隐”的功德比一切之功德更是超过千万亿倍。在“天人观”上,佛教更认为,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生命主体与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具有多样性、差别性的众生,只有主张山河大地、一草一木皆有佛性,人与自然因缘相成,提倡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保证人自身的发展。

“儒、释、道”作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核心内容都贯穿了“和”的思想,对于“天人关系”之阐述更是如出一辙,可谓“百虑一致,殊途同归”。“和”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人普遍认可之原则,而佛教的这些核心理念和精神价值亦正正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从人间佛教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有不少受人称颂的佛教大师,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领域中走上最前端,为拉近佛教与社会、佛教与人生的距离而努力不懈。“人间佛教” 作为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宗教,其积极的入世精神,和教化个人无私的出世思想,这与当下和谐社会的核心精神相吻合。我们寄望透过一系列有内涵、能引发深度思想及能反映佛教内在魅力的语言、文字、科技、产品等传道载具,将当代佛教的真正面貌、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以对抗道德沦丧的过分扩张,在佛教现代化的道路中,成功实现伦理的重建和社会的和谐。